金价狂飙:4180 美元 / 盎司背后的全球狂热
2025 年的黄金市场,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疯狂。伦敦金价格从年初的 2600 美元 / 盎司起步,一路突破 3000、3500、4000 美元三大关口,10 月 15 日盘中触及 4180 美元 / 盎司的历史峰值,年内累计涨幅逼近 60%。国内市场同步沸腾,金饰克价突破 1160 元,贵金属 ETF 规模激增 300 亿元,连银行金条都出现 “一克难求” 的断货现象。
这场金价狂欢的背后,是多重全球因素的共振。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、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,叠加地缘政治冲突频发,让黄金的避险属性与抗通胀价值被极致放大。“黄金不再是简单的避险资产,更是全球信用体系重构中的战略配置。” 某头部公募基金经理直言,当前机构对黄金的配置比例已升至近十年高位,推动价格脱离传统估值区间。
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直接:A 股贵金属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超 100%,紫金矿业、中金黄金等龙头股价翻倍,盛屯矿业更是因收购金矿公告单日暴涨超 7%,5 分钟内触及涨停板,成交额瞬间放大至 16 亿元。金价上涨与企业购矿形成的正向循环,正在重塑整个黄金产业链的资本格局。
百亿扫货:A 股公司的 “金矿争夺战”
面对飙涨的金价,A 股上市公司不再满足于被动受益,而是主动出击 —— 一场轰轰烈烈的 “金矿收购潮” 正在上演,从行业巨头到跨界玩家,纷纷砸下真金白银锁定上游资源。
行业龙头的 “规模化扩张”
中国 “金王” 紫金矿业的动作最为激进。10 月 12 日,公司公告以 86 亿元(12 亿美元)完成哈萨克斯坦 RG 金矿的交割,将这座年产 6 吨黄金的大型露天矿山收入囊中。至此,紫金矿业旗下在产金矿增至 9 座,2028 年矿产金 100—110 吨的目标更进一步。受益于此,公司市值突破 8300 亿元,较年初增长 4537 亿元,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 232.92 亿元,同比激增 54.41%,黄金业务已超越铜板块成为第一大利润来源。
中金黄金则通过资产注入强化优势。其控股的纱岭大金矿投产在即,该矿拥有 372.06 吨黄金储量,达产后每年将贡献 15—20 亿元归母净利润,推动公司黄金业务利润占比超 70%。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承诺后续还将注入辽宁大东沟(1000 吨储备)、甘肃阳山等优质金矿,引发市场对其长期增长的强烈预期,社保基金与外资纷纷增持布局。
跨界玩家的 “战略卡位”
除了传统矿业巨头,多元化企业也加速涌入黄金赛道。洛阳钼业 4 月以 30 亿元收购加拿大 Lumina 黄金公司,拿下厄瓜多尔 Cangrejos 金矿 638 吨黄金资源,消息公布后 A 股股价涨超 4%,港股大涨 9%。尽管该项目尚需 2—3 年才能投产,但公司明确将黄金业务列为战略方向,试图在高金价周期中开辟新增长曲线。
盛屯矿业则将目光投向非洲,10 月宣布以 13.5 亿元收购加拿大 Loncor 公司,获得刚果(金)阿杜姆比金矿控制权。该矿控制资源量 188 万盎司,推断资源量 209 万盎司,虽暂未投产且处于亏损状态,但盛屯矿业直言,本次收购将 “夯实黄金业务基础,投产后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”,彰显其布局黄金赛道的决心。
资本逻辑:“量价双升” 下的理性与狂热
上市公司密集购矿,本质是对黄金 “量价双升” 周期的精准把握,但热潮背后,是理性布局与风险博弈的交织。
核心驱动力:锁定资源,对冲周期
在金价突破 4000 美元的背景下,上游金矿资源的价值被重新评估。对于矿业公司而言,此时收购金矿,既能以当前价格锁定未来产能,又能通过 “矿产金产量增长 + 金价高位运行” 的组合实现利润最大化。紫金矿业上半年矿产金产量 41 吨,同比增长 17%,叠加金价上涨,黄金业务毛利占比达 38.6%;中金黄金凭借纱岭金矿的产能释放,也将形成 “储量扩张 — 产量提升 — 利润增长” 的良性循环。
“这是典型的周期布局。” 业内分析师指出,黄金开采行业具有高壁垒、长周期特征,当前高金价周期中提前布局,能为企业锁定未来 5—10 年的盈利基础,即便未来金价回调,低成本矿山仍能保持盈利。
风险暗礁:资金压力与不确定性
收购热潮背后,风险同样不容忽视。洛阳钼业的 30 亿元收购为全现金交易,叠加可转债发行,可能增加公司负债率,而项目 2—3 年的投产周期内,金价波动、海外政策变化都可能影响收益;盛屯矿业收购的非洲金矿尚未规模化建设,短期内无法贡献利润,还面临刚果(金)的运营风险与环保压力;紫金矿业虽经验丰富,但 86 亿元的海外收购也需应对哈萨克斯坦的矿业政策稳定性挑战。
此外,市场情绪的狂热也可能催生泡沫。部分公司的收购标的尚处于勘探阶段,资源储量存在不确定性,却被市场赋予过高估值,一旦金价回调或项目推进不及预期,可能引发股价剧烈波动。正如盛屯矿业在公告中提示的:“金价波动可能给未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,目标公司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。”
后市展望:黄金赛道的分化与机遇
随着 A 股公司加速布局金矿,黄金板块的分化将愈发明显。机构普遍认为,具备 “储量优势 + 产能释放 + 成本控制” 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,而跨界收购、项目尚处早期的公司则需警惕风险。
从行业趋势看,全球黄金供需缺口正在扩大,矿产金产量增长缓慢,叠加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,金价高位运行的逻辑仍未打破。在此背景下,紫金矿业、中金黄金等拥有 9 座以上在产金矿、明确产能目标的龙头,将充分享受 “量价双升” 红利;而洛阳钼业、盛屯矿业等新进入者,其收购项目的开发进度、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业绩兑现的关键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黄金板块的投资逻辑已从单纯的金价跟风,转向对企业资源储备、投产节奏的深度研判。正如某机构研报所言:“高金价周期下,金矿资源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凸显,但只有能将资源转化为实际利润的企业,才能在这场狂欢中笑到最后。”
狂欢中的理性思考
金价狂飙催生的购矿热潮,是资本市场对周期趋势的敏锐反应,也是上市公司布局战略资源的主动选择。从紫金矿业的百亿海外并购到盛屯矿业的非洲布局,A 股公司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,押注黄金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长期价值。
但热潮之下,仍需保持清醒:黄金价格不可能永远上涨,海外收购面临多重风险,项目投产也非一蹴而就。这场 “储量竞赛” 的最终赢家,终将是那些既能把握周期机遇,又能